說好了是工作假期(旅遊),其重要組成部份 - 工作當然少不了。所以無論如何也要說一說討論一下。
相信有不少來日本進行工作假期的香港人,也抱有一個浪漫。就是香港人會廣東話、普通話(國語)、英語,來當個教師也好像可行,而政府的勞工及福利局推出這個計劃時,也有提及港人的語言優勢可在日本從事語言教育工作。
我告訴你,這個浪漫只是一個幻想上的浪漫。
英語這不用說了,《麥兜故事》麥太也曾與街坊聊天時,對春田花花幼稚園是西人教英文這點雙眼放光,還唱出「春田花花~真係好多西人架~」這感嘆。
可想而知,地球上的人對西人教英文的渴望是多大。
那教普通話(國語)如何呢,畢竟我們也是華人一份子。
這比英文好一點,但也有一點點「西人教英文」的渴求在,因為始終不是母語,要別人放心受教也有點困難。
不過,有意從事的朋友,如果你已經有什麼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資格做支援,相信也有機會。
但是,有一點始終是我們難做到的,待會再談。
那麼,就只剩下教廣東話了,可是你要考量一點,就是究竟有多少人有興趣學廣東話呢。
憑藉我的毅力及一點點的運氣,幾乎問過全大阪的中國語教室,終於有一間收留我。
不過大家要知道,並不是教室那邊不想要你,而且究竟有沒有學生。
校長跟我說,我的資料早已收到,但由於沒有學廣東話的學生,所以暫時不聯絡我,而幸運地終於有一位日本人查詢廣東話的課堂,所以找我了。
如果大家大概7年前曾於英皇教育補習,可能有留意過一輯廣告,就是兩個鬼佬拿著啤酒說已經沒錢了,找什麼工作好呢,其中一個說︰教英文吧,另一個說︰但沒有教師資格,但之前的那個答︰別怕,我們說英文嘛!
說這個故事就是告訴大家,別抱這個心態,因為十分差劣,也不是從事教育工作應有的態度。
比較幸運的是,教廣東話不用持有什麼資格,但你也不能恃自己說廣東話就上場教書。
拼音、基本六聲這些多少要懂,當然實際是九聲,但六聲已足夠覆蓋,如果你不明白為何九聲能用六聲就夠,甚至不知廣東話有九聲,那奉勸打消教廣東話的念頭。
而拼音也不是隨便在FACEBOOK上用英文字母拼湊出黎的所謂廣東話拼音。廣東話拼音是有系統的,並不是那些「chok樣」、「un腳」。(話說學生慣用的是耶魯那種,我也需要慢慢習慣)
之前說過,港人教普通話(國語)有一個難度,其實所指的是慣常用法及思考方式。
我的學生之前的老師是一個廣東人,雖然教懂了廣東話怎樣說,但學生對一些慣常用法仍不太清楚,甚至有時候因為這些香港人在說話上的用詞而有困惑。
就好像為什麼買一部手提電話又會叫「出電話」呢?大家有沒有想過,我們每天講慣講熟的字詞,突然間有人問深層意思,這就是外國人的看法及不解。
「出電話」「買電話」,現在好像是同義,但其實是我們忘了本義。
之所以用「出」,多是指上台連號碼買,所以「出」含有「申請」的意思,類似例子有「出信用卡」。
不過現在好像連買二手電話都用「出」了。
學生,就只有一個,一星期,就只有一堂。
其實相當乞米...
總有出糧嘅時候,空白了的一行,是因為學生有私人事不能來,所以...
人工多少我不透露了,你見其實只上了三堂,就知道不會有多少,你自己算算吧,我特地拍多一點點讓你們看到最右邊的「1」。
所以呢,第2份工作是少不了,因此,我在一間拉麵店裡討得了一份洗い場・調理補助的工作。
洗碗同廚房打雜囉咪即係。
我工作的地方,拍攝時是休息,但這店是永遠大排長龍的。
其實都幾辛苦,尤其是小弟並非鋼鐵鑄造,只是豆腐造。
工作時數其實也不算太多,2-4個小時,有時候下午2個小時,夜晚再來2個小時(都已是1點了)。沒辦法,老闆就是需要這樣的一個打游擊的游擊手......
這工作我剛開始不久,待個多月後才發薪。
其實這樣打游擊,也耗掉我一些正常生活。想話約人去下街都未必得,一來攰,二來時間問題。
工作假期視乎你自己如何安排,如果你想不斷與政府管理當局及電訊網絡商打交道(改地址),不妨每隔一個月兩個月走一次埠,但有什麼工作能接受短期得這樣厲害的員工呢,我知一定有,例如派遣類,或者是工作假期的指定動作「農場」「滑雪場」,這太指定了,不喜歡。
如基本上不會離開到別處,用留學生的心態去找工作。
補充,我原本以為自己可以打兩份工,誰不知學生因父親急病住院而不能再來上堂,所以我還是只有一份工作...
校長也說這要看看那學生何時再方便,但校長也說過如果有其他學生會再找我,但我也知機會很微,廣東話的學生太少了。
現在唯有祈求學生的父親早日康復,早日復課,雖然每堂只有一小時,但畢竟比店內的工作輕鬆......一小時換一小時絕對值得。
我都覺得日本人唔太多人會去學廣東話,始終北京語可用範圍多好多,客路方面你可試去吓2ch苗吓,因有專貼內有人討論,不過可以諗到的是2ch啲人大多識善用网路所以未必會攞錢咄唻讀。汗
回覆刪除